渝州瞭望台丨五一揽客25万开云体育平台人次 “湖”光山色背后的开心开州2025-05-10 14:14:46
高峡出平湖,三峡碧水自天际奔涌,历史长河在开州凝成一方明镜,风光旖旎的汉丰湖由此诞生。
水上运动、文化体验、生态观光……一端是奇绝秀美的湖光山色,另一端是人间烟火的城市生活,游客游开州得以“慢下来、留下来、还想来”。
“五一”假期,开州纳入重点监测的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.69万人次,同比增长28%;游客花费16698万元,同比增长25%。
本期《渝州瞭望台》,带你一起徜徉这座“享”湖之城,沉浸式体验三条动线,解锁开州文旅三个“开心”密码。
湖在城中、城在山中,生活于此的开州人,日日与江山胜迹对酌,同历史未来对话,开心且幸福。而创建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让开州文旅开始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全新进阶。
第1眼TV-华龙网记者站在新近落成的湖光栈道上远眺,汉丰湖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横卧在开州新城的襟怀之中,水面波光粼粼,湖畔草木葱茏、水鸟栖息,野趣横生,尽显生态之美。
另一边,一座古色古香的风雨廊桥内,调节坝管理站站长陈武紧盯屏幕,观察着水文数据。这座高24米的灰色建筑,正是汉丰湖生态系统的核心命脉。
“通过水位调节,汉丰湖水位常年稳定在170米,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,在湖区形成新的稳定生态系统。”陈武介绍,汉丰湖因三峡工程而生,水位周期性涨落曾在开州城区周边形成24平方千米的消落区。
一桥锁一湖,通过梯次实施生态工程,开州消落带穿上了“绿色外衣”,成为生态观光带。
沿湖西行,如今水杉林在春阳下泛着新绿,这些耐水淹的“生态卫士”,守卫着汉丰湖。有湿地保护志愿者就用红外相机,记录下一群红嘴鸥掠过树冠的瞬间。每年冬天,还有超过2万只雁鸭类候鸟来此越冬。
有水则灵,生态观光让汉丰湖“活”起来,而各类体育竞技、运营项目则丰富了汉丰湖度假场景,让开州真正灵动起来。赛事经济、水上运动,则是亮点。
“开州常年开展龙舟、桨板、皮筏艇、摩托艇、赛艇、帆船等水上运动项目,带来无限欢乐。”湖山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。其中,汉丰湖马拉松赛、国际摩托艇公开赛、全国桨板锦标赛等国际、国内重大赛事活动,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34个省市自治区430个城市的数万名运动员参赛,进一步丰富了游客体验。
汉丰湖还成功入选全国首批、重庆唯一的国家水上(海上)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。今年“五一”,汉丰湖推出了“速度与激情”摩托艇教学、亲子互动的水上卡丁船、优雅与浪漫的皮划艇、水上华尔兹的赛艇等满足不同游客需求。“来到我们的汉丰湖水上运动俱乐部,由我们的国家级教练团队带您解锁20多种亲水玩法!”
开州举子园内,来自研学团队的一名学生穿上汉服,瞬间“穿越”至清代科举现场。这座复建的清棚,将138位开州进士的名字镌刻于青石墙,又用“魁星点斗”大型情景剧还原状元巡游盛景,让游客有机会“目睹”举子迎考、考试、放榜、点状元等历史场景。
举子园占地127亩,是全国首个以科举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公园,今年“五一”期间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。
“为迎合年轻游客的喜好,我们将现代科技、新潮玩法融入传统文化,让文化‘火’起来。”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第1眼TV-华龙网记者。
雨青博物馆、城南故津广场、开州故城、刘帅故里……具有开州辨识度的文旅地标星罗棋布。环湖而行,第1眼TV-华龙网记者看到,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依湖而建,游船码头停靠着画舫,游客可乘船游览湖光山色,感受“舟行碧波上,人在画中游”的意境。
当夜幕降临,“汉丰印秀”水幕光影精彩上映,与湖景交融,成为汉丰湖夜经济的“流量密码”;暮色中,风雨廊桥灯火通明,这座全长507米的仿古建筑,集照壁、牌楼、石坊、圆亭、廊桥、斗拱于一体,其彩釉青瓦、飞檐翘角的设计吸引游客驻足停留,成为打卡开州的热门点位。
作为元帅的故乡,开州还全面改陈布展了纪念馆和故居,将红色文化融入城市灵魂。同时,依托复建的开州故城,构建起从红色研学到国学传承的完整文化体验链。
依托一个个文旅融合项目,开州成功举办了状元文化节、汉丰湖水上休闲运动、旅游商品展销、“万人游开州”、画舫夜航推介等系列活动;打造了“浪漫开州花满城”“逍遥开州乐满城”“水韵开州香满城”“年味开州情满城”四季旅游活动。
环湖46公里,这里不仅有最美风景眼,还有“以湖兴城”而打造的多元消费场景。
行至汉丰湖东岸,滨湖美食街升腾起人间烟火气。直径两米的巨型蒸笼揭开瞬间,椒麻牛肉与开州大混蒸的香气裹挟着水雾直冲云霄,百余张餐桌沿湖岸蜿蜒排开,食客们举箸间抬眼便是波光粼粼的湖景;“开州金厨”美食地标,获评“渝味360碗”的餐厅在此集结,厨师现场演示非遗“盛山桂花鸡”刀工,火焰升腾的炒锅与湖面水幕灯光秀交相辉映,演绎着“舌尖上的山水剧场”;登上览盛楼,飞檐翘角与湖面碧波荡漾,湖山盛景尽收眼底……
汉丰湖的嬗变不仅重塑了开州的城市景观,更深刻改变了当地经济发展模式。目前,汉丰湖环湖休闲带拥有夜间经营主体333家,文旅行业经营主体253家,形成了“食、游、购、娱、体、展、演”一体化消费体系。
随着开州创建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日益坚实,住宿餐饮配套也迎来升级。度假区范围内已建成滨湖美食街、“食药同源”美食文化街等4个标志性美食地标,评选出“开州金厨”名店9家,打造了开州十大碗、9秒雪参鸡等一批特色菜品。住宿方面,金科圣嘉酒店已试营业,携程丽程别院基本完成装修,滨湖半岛酒店等正按四星或三星标准提档升级。开州还利用环湖闲置资产,吸引了倦鸟驿站等12家品质酒店入驻,形成高中档互补的住宿体系。
“我们正按照‘一湖一环三片六节点’的总体规划,精心打造城市会客片区、文化记忆片区、生态度假片区,形成12.65平方公里的度假区格局。”开州区有关负责人介绍。数据显示,度假区创建破解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与经济转型难题,带动汉丰湖周边发展文旅商户1200余家,解决库区移民再就业5.5万人、度假区内居民就业占比达78%、人均可支配收入6.76万元。
这般诗意的栖居,早已超越地理意义的城湖共生。当生态水位调节坝在澎溪河下游泼墨挥毫,当千年举子文化与水上运动活力在此工笔细描,开州正以山水为纸、人文为砚,书写着产城景融合的时代新篇。
开州区,地处重庆、成都、武汉、西安四大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,是全国80个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之一,其文旅资源丰富多样,发展态势蓬勃向上,正朝着建设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目标稳步迈进。
开州区委书记蒲彬彬认为,当前开州区文旅产业发展态势强劲,文化企业总量达2000余户,文体旅经营主体达1.1万家,均居库区第2,文旅产业已成为开州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。同时,文旅融合深入推进是开州区文旅产业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。“新开发了‘烟火集市’、汉丰印秀、城市露营等业态50余个,新运营‘夜游汉丰湖’沉浸式环线余个,新打造药食同源美食文化等街区5个。研学游、康养游、赛事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,满足了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,也进一步提升了文旅产业的附加值。”
在发展环境方面,蒲彬彬表示,开州区不断改善文旅产业发展条件。A级旅游景区实现等级公路全覆盖,高速通车里程133公里,库区第2,开云体育登录“执法+监督”一体化数字应用场景上线%,文旅重大安全事故“零发生”,为游客提供了安全、舒适、便捷的旅游环境。此外,开州区文旅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,新增4A级景区3个,遇见云上民宿获评国家乙级民宿,红蓝绿金“四色”旅游品牌知名度提升,进一步增强了开州区文旅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
未来,围绕“湖、帅、山、村”特色资源,开州将坚持“主客共享、深度体验、串珠成链”思路,突出配齐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、商、养、学、闲、情、奇”等要素,着力增加“烟火气”“人情味”,让游客“慢下来、留下来、还想来”。
当15平方公里湖面倒映出非遗工坊的灯火、环湖步道的流光、候鸟振翅的轨迹,这座“开心之州”已然证明: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,而在生态与人文交织的故乡。
而赛事经济、夜间经济、研学旅游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,让“美丽生态”真正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。开州“金厨”美食、非遗演艺、特色商品等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入,则赋予旅游体验更深厚的内涵。这种“城旅一体、主客共享”的发展模式,使汉丰湖既是游客的度假胜地,也是市民的休闲乐园。
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、产品体系的持续丰富、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,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越来越近。但开州的愿景不止于此——打造“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”,才是开州的星辰大海。
两江潮涌,渝州葱蔚。取一瓢“治理”之水,品区县幸福之治,探融合发展之势。瞭望渝州,看见远见。华龙网客户端推出全媒体时政栏目《渝州瞭望台》。以区县为样本,以成效洞悉发展之策,以对话论道繁荣之路,见证基层社会治理的提速增效,唱响巴渝大地经济发展的时代合音。读:言之有物的深度报道;看:融媒体多维度的呈现;问:区县主政者权威解答。